个人资料

apollolx

自述:非法传销的反对者;拿牌直销的修正者;中西文化的调和者;养生保健的融通者;天下文章的拿来者;微言大义的思考者;自强不息的实践者;万柜联盟的探索者。 

文章数量:2242

点击人次:8180670

博文分类
搜索
【修订】 《文子》论玄

国学经典——潘启明先生专辑

 

转载自潘启明的博客

 

文子是老子的学生。《文子》浅显易懂地解释老子,古人很喜欢它。汉初主张黄老,很多汉宗室都是喜欢《老子》、《文子》的。淮南王自己组织门客写《淮南子》,西汉中山怀王刘修,更是将《文子》竹简随身陪葬。

  

阅读《文子》对了解老子的本意,很有好处。

  

中国人喜欢称老子的学问为玄学。

  

什么是玄学?现代人不懂,因为他们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,因此把它解释为故弄玄虚的学问。这是不对的。

  

我们必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,我们必须还玄学的本来面目。我们必须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它的,我们必须看现代科学传入中国之前的人是如何理解它的。

  

老子《道德经》开章明义,就说“同谓之玄”。换句话说,玄就是求同。而玄学当然就是求同的学问了。

  

求同的学问,最能表达我们传统文化的本质,也最能从本质上区别西方的现代科学。

  

什么叫科学?科学就是把整体分割成部分,一科一科来研究的学问。就像西医的解剖学一样,把心脏割下来,研究这块肉,而不管它的功能,不看(也没法看)它和其他器官的真实关系、它在工作时的神经传导、血液循环、信息传递,……。

  

西方的这种方法,恩格斯说是机械的、孤立的、形而上学的。恩格斯说一直到了能量守恒发现,西方人才发现各学科在横的方向是相关的,不可分的;而一直到发现进化论,西方人才明白原来各物种在纵的时间轴上,是不断发展的,人身上带有他以前所有生物的信息和功能。

  

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同,我们是求同的文化。我们认为,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。治身、治国、治气、治军、治家、治学,都是一个道理。事不同而理同。不但万物皆一。而且人与天还要合一。叫天人合一。

  

庄子说,“牛马四足,是谓天;落马首,穿牛鼻,是谓人。”(《秋水》)保持自然就是说天,法自然就是天,给马戴笼头,给牛穿牛鼻子,改造自然,就是有为,就是人。而人是不能这样做的,不随心所欲,和自然一致,就是无为。因为和自然一致,主观符合客观,所以没有什么办不成。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。

  

文子对这种求同的学问,做了具体的说明,“不法其已成之法,而法其所以为法者,与化推移”。已成之法是可以道的,可以观的;其所以为法是不可道的,这就是玄学,其学者,就是玄圣。

  

执一世之法籍,以非传代之俗,譬犹胶柱调瑟。圣人者,应时权变,见形施宜,世异则事变,时移则俗易,论世立法,随时举事。上古之王,法度不同,非古相返也,时务异也,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,而法其所以为法者,与化推移。圣人法之可观也,其所以为法不可原也,其言可听也,其所以言不可形也。三皇五帝轻天下,细万物,齐死生,同变化,抱道推诚,以镜万物之情,上与道为友,下与化为人。今欲学其道,不得清明玄圣,守其法籍,行其宪令,必不能以为治矣。(《卷第五 道德》)

  

  

老子有许多处讲玄。他讲到玄同。

  

知[智]者不言,言者不知[智]。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(《道德经· 五十六章》)

  

老子讲得太简单,文子就具体多了。特别把玄同与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”联系起来,讲到点子上去了。

  

真人者,知大己而小天下,贵治身而贱治人,不以物滑[音骨,意为乱]和,不以欲乱情,隐其名姓,有道则隐,无道则见。为无为,事无事,知不知也。怀天道,包天心,嘘吸阴阳,吐故纳新。与阴俱闭,与阳俱开,与刚柔卷舒,与阴阳俯仰,与天同心,与道同体。无所乐,无所苦,无所喜,无所怒,万物玄同,无非无是。夫形伤乎寒暑燥湿之虐者,形究而神杜,神伤于喜怒思虑之患者,神尽而形有余。故真人用心,复性依神,相扶而得终始,是以其寝不梦,觉而无忧。(《卷第一道原》)

  

老子曰:圣人与阴俱闭,与阳俱开,能至于无乐也,即无不乐也,无不乐即至乐极矣。是以内乐外,不以外乐内,故有自乐也,即有自志贵乎天下,所以然者,因而为天下之要也。不在于彼而在于我,不在于人而在于身,身得则万物备矣。故达于心术之论者,即嗜欲好憎外矣,是故无所喜,无所怒,无所乐,无所苦,万物玄同,无非无是。故士有一定之论,女有不易之行,不待势而尊,不须财而富,不须力而强,不利货财,不贪世名,不以贵为安,不以贱为危,形神气志各居其宜。夫形者生之舍也,气者生之元也,神者生之制也,一失其位即三者伤矣,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,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。其生贪叨多欲之人,莫宜乎势利,诱慕乎名位,几以过人之知,位高于世,即精神日耗以远,久淫而不还,形闲中拒,即无由入矣,是以时有盲忘自失之患。夫精神志气者,静而日充以壮,躁而日耗以老,是故圣人持养其神,和弱其气,平夷其形,而与道浮沉,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,百事之变无不应也。(《卷第三九守》)

  

老子曰:身处江海之上,心在魏阙之下,即重生,重生即轻利矣。犹不能自胜即从之,神无所害也,不能自胜而强不从,是谓重伤,重伤之人无寿类矣。故曰: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,是谓玄同,用其光,复归其明。(《卷第九 · 下德 》)

  

老子还讲到玄德。因为玄就是同,万物、万事、万灵均有,所以玄德古人又叫大德,但大德是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。所以然者,就是因为玄就是同,就是因为天与人同,人与万物、万事、万灵同。

  

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知此两者亦稽式。常知稽式,是谓玄德。 玄德深矣,远矣,与物反矣,然后乃至大顺。(《道德经· 六十五章》)

  

文字对于玄德也更具体。他说:

  

真人者,通于灵府与造化者,为人执玄德于心,而化驰如神。(《卷第一 道原》)

  

道德者,则功名之本也,民之所怀也,怀之则功名立。古之善为君者法江海,江海无为以成其大,洼下以成其广,故能长久,为天下溪谷,其德乃足,无为能取百川,不求故能得,不行故能至,是以取天下而无事。不自奉故富,不自见故明,不自矜故长,处不肖之地,故为天下王,不争故莫能与之争,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,江海近于道,故能长久,与天地相保。公正修道,即功成不有,不有即强固,强固而不以暴人,道深即德深,德深即功名遂成,此谓玄德深矣!远矣!其与物反矣!天下有始,莫知其理,唯圣人能知所以,非雄非雌,非牝非牡,生而不死,天地以成,阴阳以形,万物以生。故阴与阳,有圆有方,有短有长,有存有亡,道为之命,幽沉而光事,于心甚微,于道甚当,死生同理,万物变化,合于一道。简生忘死,何往不寿,去事与言,慎无为也。守道周密,于物不宰,至微无形,天地之始,万物同于道而殊形,至微无物,故能周恤,至大无外,故为万物盖,至细无内,故为万物贵。道之存生,德之安形,至道之度,去好去恶,无有知故,易意和心,无以道迕。夫天地专而为一,分而为二,交而合之,上下不失,专而为一,分而为五,反而合之,必中规矩。夫道至亲不可疏,至近不可远,求之近者,往而复反。(《卷第八 · 自然》)

  

最突出的是,文子把达到玄的方法讲了,那就是诚使耳目精明玄达,无所诱慕,也即我们说的心身健康三要素。

  

圣人诚使耳目精明玄达,无所诱慕,意气无失清静而少嗜欲,五藏便宁,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,即观乎往世之外,来事之内,祸福之间何足见也,故其出弥远者,其知弥少。(《卷第三·九守》)

 

«上一篇:睁开你的慧眼   下一篇:世界直销商德约法»

评论(0) 点击次数(3402)
评论(共0条评论)
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。